大溪中山路
中山路位於大溪老街區的南邊,清末與日治時代皆稱為「新南街」。光緒17年(1891)因其相鄰的「上街」(今之中央路)發展已趨飽和,便往其西南方的地區發展,興建店屋而成市街。日治以後,因此區域接近公家機關(郡役所、郵便局、小學校等)及其官舍,故有許多日本人住在此區,所以在新南街的商業形態大多是為因應日人生活之所需而設,而且數量不多,可算是當時的高級住宅區,許多富商、名流皆居住於此,如:建成商行的簡阿牛、名畫家呂鐵州、日本商人加藤仁作等。
中山路的店屋建築亦受到大正元年(1912)公告的市區改正計畫之影響,產生了各式的牌樓立面,其山牆上的裝飾繁複,作工上較大溪老街的其他店屋更為細緻,其風格更趨近於日本風味。然而,今天中山路上的一大部分店屋,因人去樓空、年久失修之故,保存狀況極為惡劣。近來,現居中山路的住民意識到事態嚴重,紛紛挺身而出,為尋找最恰當的保留方式而努力。
中山路附近有許多值得一探的地方,首先為大溪公園,日治時期曾獲選為「臺灣十二名勝」,而大溪八景中的「溪園聽濤」、「崁津歸帆」二景,亦皆源於此;公園內也留有許多的遺跡,譬如神社、忠魂碑等。而公園邊的蔣公紀念堂,在日治時期為公會堂,(參見〈大溪公會堂〉一文)。另外,日治時期的武德殿也在這附近(可參見〈大溪武德殿〉一文)。(撰文:張朝博)
◆ 地點及面積
桃園縣大溪鎮興和里中山路。
◆ 開發年代
形成於清光緒17年(1891)。
◆ 交通方式
可自行開車前往,由台4線公路進大溪,於復興路口右轉再往前即為中山路,或可搭乘桃園客運至大溪站下車,步行至中山路。可將汽車停於登龍路大溪國小附近或老人會館旁的停車場,惟假日車多,停車較不易。另外,中山路為向西的單行道。
◆ 參觀時應注意事項
中山路因平日過往車輛少,時有兒童在街道上玩耍,開車經過時應當心。本區域的部分街屋,內部已經坍塌,請勿擅自闖入,以免發生危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