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飛橋臥波

 

大漢溪將大溪地區從南向北一分為二形成「河東」與「河西」兩岸,早期人民往來兩岸都必須倚賴渡船載運,雖然先民也有搭建橋樑通行使用,例如以桂竹板編排成為塔狀砌滿大鵝卵石為橋墩的「蛇籠橋」,又例如以浮船排列架設木橋墩的浮舟橋,都是交通效率很好的橋樑,但是只要遇到風災季節不但橋樑沖毀也會使往來搭乘渡船民眾險象環生,而且由大溪人發起的「桃園輕便鐵道公司」早就在大正二年(西元1903)通車,經過31年的時間還時常因為橋樑沖毀而中斷,地方上無法再忍受交通不便且嚴重的限制了大溪地區的發展,為因應大漢溪河床特質,日治時期昭和五年動工興建吊橋結構的『大溪鐵線橋』,並於昭和九年完工,大溪橋建設之初是由兩任的大溪郡守主導爭取官方經濟援助,同時向大溪地區民眾募款所得日幣四萬五千元集資才能建成,從此開啟大溪地區穩定的社會發展。

 

大溪橋完成之初在台灣受到各方矚目,橋面上自然也鋪設軌距寬一呎七吋半(49.5公分)輕便軌道供輕便台車往來,而且當時汽車已逐漸增加成為主要交通工具,大溪橋終於承接時代交通進步需求。

◎民間小典故:大溪橋位置因為兩岸有岩石可供鋼纜鎖牢,所以並不是在以往傳統橋樑位置上,然而岩石下河床經過溪水長年沖刷形成深不可測且有漩渦的深潭,使橋墩建設更加困難,而在岩石上方崁頭位置是大溪公園,所以大溪人稱橋下的溪水深處為「公園潭仔」,國民政府來台之初無官方限制,大溪老城區的頑童們特別喜歡從三十公尺高的大溪公園懸崖上一躍而下跳入「公園潭仔」,然後再游泳到大溪橋的橋墩下玩耍,可是大溪在地人縱然熟識水性也會有意外發生而喪生的,所以大溪人總是說:『不想活的幹脆去跳公園潭仔算了!』

 

大溪老城的故事

01大嵙崁水運

02大嵙崁碼頭

03大溪古道

04輕便台車

05大溪老街

06騎樓文化

07后尾迷宮巷

08草店尾文化

09民生日清簿

10大溪普濟堂

11大溪福仁宮

12殺豬公

13林本源大城

14飛橋臥波

15大溪公會堂

16大溪神社

17老街木器

18大溪豆干

19歷史競技場

20大溪大陀螺

 

回首頁